进入7月,我国多地雨季来临,野生菌进入上市高峰。据了解,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是我国毒蘑菇中毒的重灾区,其次为华南、华东地区,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最少。据云南省卫健委消息,目前,云南已发生多起农村居民自采自食野生菌中毒和死亡事件。那么,什么是毒蘑菇?怎么样分辨它们呢?
广东疾控中心解释称,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线种左右有毒的蘑菇,广东则有100多种,每年因误食野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毒蘑菇中毒的死亡率排在食源性疾病暴发致病因子分类的首位。
广东省常见剧毒蘑菇种类有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粘盖包脚菇、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
云南省中毒最严重的的毒菌品种则是亚稀褶红菇。据云南疾控中心专家这样认为,近年来,云南省每年均发生多起因误食亚稀褶红菇中毒及死亡的事件,中毒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导致中毒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是该菌与多地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中的其他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外观极为相似,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它们区分开来。因此,预防亚稀褶红菇中毒的最佳办法是建议还是不要采食这类菌子!
毒蘑菇威力如此之大,普通人应怎么样分辨他们呢?对此,广东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一些野生蘑菇中的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相关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施,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另外,由于是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专家建议,由于鉴别毒菌并不是特别容易,外出郊游期间,大家尽可能的避免采摘野生蘑菇。同时,大家也要注意别在路边摊贩处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为避免中毒,家庭饮食重点是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最好还是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中疾控也提示警醒我们,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不盲目采食野生蘑菇才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可选购人工栽培蘑菇食用,若要食用野生蘑菇可到正规的市场购买熟悉的蘑菇来食用,或到规范的餐厅食用。
如果有人不慎误食毒蘑菇会出现哪些症状?中毒后又该如何自救呢?广东疾控专家这样认为,若煮食了自行采摘的野蘑菇后,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及视力模糊,就要高度怀疑毒蘑菇中毒。
第一步,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扣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部即可引起呕吐。反复尝试,尽量把胃内的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第二步,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因此,中毒后应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
一个多月前,交通运输部发布2020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名单,重庆市梁平区渔米路脱颖而出,入选全国十强。…
11日,“走近革命文物讲好红色故事”系列活动在渝中区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举行。…
人民网重庆7月11日电(陈琦)为进一步净化医疗美容市场,打击医疗美容领域各类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营造和谐有序的医疗环境,7月11日,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的2021年重庆市医疗美容机构“你点名我监督”联合执法暨成渝地区交叉执法检查活动真正开始启动。 本次检查活动邀请网友对全市所有医疗美容机构进行“点名”,选取投票数较多的前20家医疗美容机构和投诉举报较多的2家美容机构(含生活美容机构),由重庆卫生健康部门联合重庆药监管理部门,邀请成都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对外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