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肉桂”为什么差别很大?扒一扒岩茶背后的3点真相
看到一位茶农的朋友圈,今年的肉桂茶苗5毛多一棵,和105(黄观音)差不多,而305(瑞香)要一块多。
另外,最近两、三年,大环境特殊。很多武夷山茶农朋友反映过,能找上门的生意,越来越少。
虽然,肉桂茶树是岩茶里的独立品种,但在其下属,另有不少细致分类。诸如,小叶肉桂、黄化肉桂等。
黄化肉桂,同样是茶树自然变异的产物。关于自然变异的原理,说来复杂,有感兴趣的茶友可以看一看完整资料。
再加上那款茶在焙茶时,为了保留特色,茶农焙茶的火功也不高,当时喝到的还是轻火,很鲜爽独特。
“马肉”则是马头岩肉桂。论市场价,岩茶“牛肉”要比“马肉”高出一大截,不能用牛马是一家的观念看待。
因为牛栏坑肉桂的产量更少,全年内整条坑的“牛肉”加起来,平均不过1500斤,供不应求;
因为牛栏坑的综合山场环境更好,是三坑两涧的翘楚,整条坑呈现东西走向,坑内日照时间适中,能提供半阴半晒的舒适环境,坑中还有溪流沟通,调节区域小气候。两旁的风化岩呈现两山夹峙状态,土壤当中风化岩碎屑丰富,土质松软又富含养分,方方面面优势极佳。
尤其是远离正岩地带,举目四望都看不到标志性风化岩的地区,产出来的岩茶肉桂连半点岩骨、岩韵的特征都没有,哪能符合“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要求?
种植在相近山场地段的肉桂里,岩上茶的肉桂,香气更高扬,茶汤当中的辛锐特征更明显。因为,岩上山场更加向阳开阔。
坑涧底部,多漫射光,多水汽滋润,小气候清凉,半阴半晒为主,茶树不容易被晒伤。